各地各部門貫徹落實市委三屆九次全會精神情況
市委三屆九次全會召開后,全市各地各部門迅速召開會議專題傳達貫徹全會精神。一個月以來,各地各部門均按照全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制定了2015年發展思路、工作重點和具體措施。
一、各縣區突出項目抓落實
各縣區及時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對全會精神進行了傳達貫徹,并結合各地實際,以項目工作為統攬,圍繞抓重點項目、重大事項全面推進各項工作,確保全會精神在本縣區貫徹落實。
巴州區:強力推進全國第二批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工作,以建設“城鎮新區、產業園區、城鄉社區”為抓手,促進全區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健康協調發展。2015年,全區將大力推進商貿物流業發展,新建20萬平方米的盤興物流園區等專業市場;全面完成文昌工業園區產業大道、內環線、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全年新入駐企業10家以上;全面完成津橋湖、江南二環路、南楊大橋至南龕文化產業園道路建設;完成隴橋、回風北路首段、后河、龍舌壩三組等棚戶區改造;實施土坯(危舊)房拆遷改造2300戶,新建巴山新居聚居點20個;抓好青山至棗林、南陽至寺嶺、凌云至玉堂等連片扶貧開發;建成回風北路小學、巴師附小興合校區,完成區人民醫院回風院區(二期)主體工程;全力實施全國第二批農村改革試點,著力在“4+3”改革試驗任務上推出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成果。
恩陽區:將按照“一城兩翼”重要組成部分的定位,主動融入主城、對接主城,突出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和以現代農產品精深加工為重點的園區建設。2015年,完成恩玉公路改造、恩陽客運站、交通綜合服務站等交通設施建設;建成巴恩快速通道、恩陽大道,啟動義陽大道、恩陽至機場快速通道等城市道路;完成黃石盤水庫、雙河水庫項目可研審批和12個集鎮污水處理等設施建設;實施安碧捷蘆筍深加工、宋小食食品加工等食品生產項目20個,竣工投產興鑫電力、萬興建材等10個工業項目;啟動市民公園、文治寨公園、曾家壩濱江景觀帶建設;推進巴山新居建設,新建中心村3個、聚居點45個;完成5個鄉鎮、26個村連片扶貧開發;完成四川師范大學附屬第四實驗學校小學部、幼兒園建設;引進產業項目30個,其中,3億元以上項目10個,5億元以上項目6個。
南江縣:以旅游強縣為主攻方向,確定了“生態立縣、旅游強縣、綠色崛起、同步小康”的發展思路,圍繞旅游推進新型城鎮建設、新型工業、特色農業和商貿服務業,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2015年強力推進縣城四大新區建設、五片舊城改造,開工建設橋亭、關壩、上兩等三個旅游集鎮;完成縣城繞城西線一期、S101南臺路和雙江線升級改造工程;推進紅魚洞水庫大壩樞紐和配套工程建設,做好庫區移民搬遷和項目遷建工作,建成縣城備用水源,加快熊包梁二期、坪河、寨坡等城鄉供水工程建設;全力創建國家旅游度假區、光霧山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積極發展通用航空、軌道交通、觀光索道,推動全域旅游大發展;加快橋亭至上兩、關壩至柳灣、寨坡至光霧山等3片7鄉48村連片扶貧開發。
通江縣:突出抓好以有機食品、文化旅游為重點的特色產業培育,實施綠色崛起戰略,推進全域扶貧、統籌城鄉發展。2015年狠抓食用菌、茶葉和中藥材、干果、生態養殖業等產業項目,加快春在綠色食品加工園建設,創建全國有機產品示范區;強力推進空山國際山地生態旅游度假區項目建設,高品質打造諾水河景區溶洞景點;加快推進巴萬高速、S302線縣城過境公路、灣潭河水庫建設,完成二郎廟水庫配套工程;實現正強水泥技改等項目投產見效;加快推進五馬橋片區等棚戶區改造、高明大道、壁州大道二期等項目;抓好巴萬高速公路沿線、至誠至洪口、火炬至赤江3個扶貧連片開發區建設;新增農村土地流轉10萬畝、林地流轉3萬畝、農村產權抵押融資3億元、各類信貸支持30億元。
平昌縣:堅持工業強縣、兩化互動、擴大開放、深化改革,突出抓好工業園區建設,實現三產互動、量質提升。2015年強力推進摩托車配套園區建設,加快星光工業園二期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旭升機械、東亞服裝、折疊自行車等3家企業投產;建成小角樓白酒工業園廠房10萬平方米、窖池1000口,建成投產同凱能源二期;啟動佛頭山文化產業園民俗文化區建設,創建駟馬濕地公園為國家級濕地公園;建成營運川東北國際物流園、兩江商貿園;完成農村信用社改制組建農商行,組建1家村鎮銀行;抓好以雙橋水庫、縣城防洪堤建設為重點的水利項目,以張公220千伏輸變電站建設為重點的能源通信項目;一季度開工星光大橋至白酒工業園連接線、巴達高速平昌東互通物流綜合港、黃灘壩城市道路建設等項目。
經開區:按照市委“龍頭和引擎、樣板和窗口、示范和代表”要求,突出主導產業,集中力量打造“51025”省級園區,年內實現“335”產業發展目標。2015年將建成投產產業項目30個,簽約引進產業項目30個,儲備產業項目50個;加快推進萬馬汽車、建豐林業、柏舜家居、龍港家居、科創醫藥、達芙妮(二期)、中興紡織等在建工業項目;突出發展國盛基業、粵西機電、西部云谷及智慧巴中項目、藍洋金融等現代服務業項目;貫通興文至奇章干道隧道,完成全線路基工程;巴中棠湖外語實驗學校秋季開始招生,巴中中學興文校區(二期)基本建成;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大樓投入使用,市骨科醫院門診大樓主體完工,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業務用房主體完工;建成置信百家宴美食街、宏德濱水風情樂灣街、東區商業中心及置信、虹信星級酒店。
二、市黨群部門緊扣中心抓落實
29個市黨群部門均及時召開會議,組織全體干部職工進行了傳達學習,并作出了具體工作安排。
市委辦要求每位職工結合崗位職責談感想、說體會、寫心得,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認清大勢、抓住大事、干好實事;當好領導參謀助手,信息傳遞、協調服務推手,努力實現新年工作“開門紅”。市人大辦要求干部職工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獲,在服務追趕跨越、加快發展中發揮助推助力作用,在依法治市中發揮引領推動作用,在從嚴治黨中發揮法治保障作用。市政協辦要求政協干部切實把思想、認識和行動迅速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跟上步調,主動作為,在推進依法治市、從嚴治黨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市紀委(監察局)2015年將突出抓好“五個專項整治”,深入開展廉政警示教育,推進正風肅紀,防治“四風”反彈,高壓懲貪治腐,嚴肅查處違紀違法和腐敗案件。市中級法院堅決整治“六難三案”問題,防止“四風”問題反彈,嚴懲司法腐敗,提升司法公信力。市檢察院突出查辦群眾反映強烈的職務犯罪,嚴懲行賄犯罪,為巴中全面深化改革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市委組織部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個意見”,兩個《決定》,加強干部隊伍和基層組織建設。抓好“1+6”黨建扶貧工程,2年內新建村級組織活動陣地290個,改擴建村級組織活動陣地650個、農村社區活動陣地22個。市委宣傳部深度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依法治國、從嚴治黨主線,切實加強宣傳思想工作,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快構建大網絡大輿情全媒體工作格局。市委統戰部引導統一戰線開展“學法、用法、送法”活動,開展法治寺觀教堂創建活動。市委政法委圍繞全會精神,就如何抓好本職工作、如何當好依法治市生力軍、如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做好政法工作等主題,組織干部職工進行學習討論。市委政研室細化分解了各項改革目標任務,以臺賬形式明晰進度要求、時間節點、責任主體,確保各項改革工作落到實處。市直工委督促市級各部門深入聯系村調研,制定2015年幫扶計劃,開展走訪慰問活動,幫助困難群眾溫暖過冬。市委群工部完善“一崗雙責”機制、聯合接訪機制和督導問責機制,推動各級領導干部公開接訪、專題約訪、帶案下訪、上門回訪和包案化訪工作落實。市委編辦抓好黨政群機關和事業單位機構設置、規格確定、職能配置、編制確定、領導職數審定等基礎工作。市委統籌辦堅持“巴山新居+特色農業+生態旅游”的大農業發展思路,力爭2015年新發展茶葉基地10萬畝、核桃基地14萬畝、巴藥基地2萬畝,新建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場)40個。市委老干局加強離退休干部“兩項建設”,兌現落實離退休干部“兩個待遇”,讓老干部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巴中日報社把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情況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宣傳報道重點,已經刊載本報評論員文章四期。市廣播電視臺,持續報道各地各部門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情況,播出《新常態新任務》《數字看變化》等新聞,推出《主動適應新常態搶抓發展新機遇》等評論。市委黨校抽派骨干力量到各縣區宣講市委三屆九次全會精神,組織教師送課進機關、進社區、進鄉鎮。市接待辦嚴格執行“五簡化、五節約”,降低接待成本,推動“巴食巴適”產品開發。市史志辦依法編史修志,加強地方史志資源保護利用和宣傳教育。市檔案局做好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各領域檔案管理。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僑聯、市殘聯、市科協、市工商聯2015年將圍繞市委中心工作,發揮各自職能優勢,選好切入點,找準著力點,把握落腳點,主動融入,積極主動爭取中央、省相關政策及項目支持,增強工作實效性。加快完善群團工作組織網絡和服務網絡,不斷擴大覆蓋面,增強工作影響力。
三、市政府部門結合職能抓落實
44個市政府部門均圍繞全會精神,結合各自職能職責,確立了2015年突出抓好的重點工作。
市政府辦要求干部職工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決策部署上來,切實履行參謀助手、綜合協調、督促檢查等職能職責,提升“三服務”能力和水平。市發改委按照市委“統籌得起來、爭取得回來、落實得下去”的要求,發揮好“項目部、協調部、參謀部”作用?茖W研判宏觀經濟發展趨勢,做好十三五規劃編制。全力推進248個市級重點項目建設,爭取中央、省預算內資金支持和川陜革命老區等特殊政策,開工建設巴中機場,建成巴達鐵路,爭取漢巴渝快速鐵路和巴綿、巴南、廣巴達城際客專等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市經信委發揮好牽頭作用,強力推進機械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食品飲料四大重點成長型產業,狠抓工業招商,加快智慧巴中建設,提高全市信息化水平。力爭全市凈增規上企業20戶,新開工工業項目50個,竣工投產工業項目40個,完成工業投資152億元。市投促委圍繞全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80億元以上目標,全面分解下達任務,加大考核力度,突出成渝兩地,再掀招商高潮。重點跟蹤比亞迪、大唐電信、中藍通用航空等大企業,促成100GWH鐵電池及材料生產、石墨綜合開發、航空直升機零配件生產等重大項目簽約落地。市教育局圍繞統籌城鄉均衡教育資源,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完善四級職教體系,深化職教攻堅,提升職教水平;加快市級教育重點項目實施,全面推進“改薄”、城區學校建設和教育信息化建設;推進教育綜合改革,實施素質教育,提升教育質量。市科知局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科技支撐引領作用。加快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2015年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省級創新型企業15家,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23億元、科技成果轉化帶動實現產值20億元。市公安局落實矛盾糾紛和涉法涉訴信訪排查化解責任,及時預警、快速處置各類涉穩突發事件。市民政局重點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城鄉一體的社會治理工作。全面建立鄉鎮(街道)社會救助“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探索出臺城鄉困難群眾臨時救助辦法,提高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水平;統籌抓好養老服務建設,建成巴中市社會福利院。市司法局牽頭推進依法治市工作,突出抓好“法律七進”,全力推進“深度普法”,年內全市普法率達到96%以上。市財政局圍繞保運轉、保民生、保發展,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組織稅收部門加強征管,督促縣(區)和部門落實2015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目標任務。市人社局抓好省級創業型城市創建,推動全民創新創業;做好全民社保工作,完善統籌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強力實施“回引創業工程”“全民創業促進工程”等,確保新培育市場主體2萬戶;抓好兩個“千人計劃”和招才引智工作。市國土資源局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在全市擴權強鎮推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試點,在重點鎮開展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全力保障巴中機場、紅魚洞水庫等重大項目用地需求;爭取用地指標380公頃,組卷報征400公頃。市規劃局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完善城鄉規劃體系,加快推進“多規合一”。重點研究如何加快構建以巴城為中心,建設內接中心城和重點產業園區、重點景區的市域可循環交通網絡,規劃連接城市、輻射農村的小城鎮群。市住建局加大新型城鎮化的統籌指導力度,重點指導抓好新區建設、舊城改造、全國重點鎮和省級試點鎮及巴山新居建設,全市新增城市建成區面積6平方公里,完成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投資32億元,城鎮化率提高2%。加大全市拆遷安置還房建設督促檢查考核力度,確保按期入住。市交通運輸局圍繞區域綜合交通樞紐,狠抓城鄉一體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巴蒼高速前期工作,力爭完成鎮(巴)廣(安)渝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開工建設巴萬高速公路、清風大道、北環線東段及北環線景觀工程;啟動江北長途客運站搬遷,加快西客站建設。市農業局以農業轉型升級、增效增收為重點,推進大農業發展,創建山區現代農業示范市。2015年實現農村土地產權融資1億元,新增3個鄉鎮10個新型經營主體的特色產業所有權、產業基地用益物權頒證,新增集體股份合作組織5家。市林業局以建設林業經濟強市為目標,加快發展林業經濟、林下經濟、生態經濟。建設森林培育30萬畝、退耕還林8.8萬畝;林業總產值130.8億元、增長9%。建成國家森林城市。市水務局構建城鄉一體的水利基礎設施,確保水務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加快紅魚洞水庫、天星橋水庫、灣潭河水庫建設;加快巴城二期堤防及閘壩工程建設,完成市污水處理廠遷建項目主體;完成巴中經開區污水配套管網、巴城截污干管等項目建設。市畜牧食品局確保“動物衛生、產品質量、生態環境”三大安全,重大動物免疫疾病防控密度達100%。市衛生局以興辦人民滿意衛生為目標,加快統籌城鄉衛生基礎實施建設。突出抓好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分級診療、加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康服務業發展等;加快推進市第一人民醫院、通江縣新區醫院、巴州區人民醫院回風院區(二期)、恩陽區第一人民醫院建設,開工建設市精神病防治院、市兒童醫院、平昌金寶醫院、巴中骨科醫院興文院區。市文廣新局將2015年確定為文化產業突破年,狠抓文化產業培育和企業引進,全力引進一批新型文化產業。加快推進南龕文化產業園項目建設,開工建設市文化館新館。市人口計生委查處糾正不文明執法和擅自擴大自由裁量權行為,杜絕社會撫養費征收打白條現象和給基層下達社會撫養費征收任務行為。市審計局按照“嚴、深、細、實”作風建設要求和審計紀律“八不準”,履行好審計監督職責。市環保局做好巴中機場、萬馬汽車等重大項目環評,確保項目落地早、發展好。市統計局抓好全市經濟運行監測、預測、預警,準確研判當前經濟發展形勢,瞄準目標,細化支撐,為加快發展提供優質統計服務。市體育局指導各縣區抓好體育產業引進和培育,加快市體育中心、體育館、游泳館建設,啟動望王山二期自行車綠道工程,辦好市運會、巴中國際山地馬拉松、環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市扶貧移民局圍繞創建全國扶貧開發示范區,強力實施“六大扶貧工程”,2015年完成投資232249萬元;啟動涵蓋30個鄉鎮210個村的15個連片扶貧開發區建設,實施40個整村推進項目。市安監局建成縣(區)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安全監管責任體系,實現市縣鄉村“五個全覆蓋”。市食品藥品局牽頭制定全市生物醫藥重點成長型產業工業規劃,做好“省內外食品、藥品知名企業巴中行考察活動”準備工作,對接步長集團“注射用黃芪多糖”項目。市商務局全力發展大商貿、大物流,加快推動實施現代服務業,重點打造巴城后河橋蓮花咀、回風太平洋百貨、平昌新百中心、通江廊橋中心、南江紅葉綜合體、恩陽曾家壩、經開區汽貿產業園等中心商圈。積極引導培育電子商務產業。市旅游局按照市委“大景區、大市場、大旅游”戰略,強化基礎建設和市場營銷,努力實現全市旅游發展新突破。按照申報世界遺產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標準,加快推進光霧山—諾水河景區建設,加快建設國際山地運動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市城管執法局深化市、縣(區)、鄉(鎮)、村(居)、社(組)五位一體的“三違”防控機制,推進政府購買城市管理服務,深化數字城管平臺運用。市國資委改組市水建公司為市產業發展投資集團公司,為巴中產業發展項目提供“貸、投、融、擔”服務。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開放機關后勤服務市場,通過招標、委托、承包、采購等方式,推進后勤服務社會化。市政務中心全方位公示行政審批事項,加強監管,對審批服務是否到位實行常態跟蹤督查。市供銷社抓好巴食巴適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內部管理,加強電商平臺、旗艦店建設和市場拓展。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強化公共資源交易現場監督,推進公共資源交易服務規范化、標準化、常態化。北京聯絡處、成都辦事處、上海聯絡處、重慶辦事處、廣州辦事處、西安辦事處2015年將進一步整合用好資源,著力爭取有關方面對巴中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大力實施“回引創業工程”,積極招引企業來巴投資。
四、中央、省駐巴單位發揮優勢抓落實
16個中央、省駐巴單位結合工作實際,發揮職能優勢,確立了2015年創新突破的重點工作。
人行巴中支行結合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開發多層次金融產品,與重點項目、產業園區、新興科技文化產業、小微企業、民生、“三農”等領域無縫對接。巴中銀監分局繼續抓好四川銀行業支持巴中革命老區跨越發展710億元貸款簽約項目和支持巴山新居建設408億元簽約項目落地和考核,爭取各類信貸支持。工行巴中分行抓好光霧山旅游項目、巴萬高速、巴中機場等重大項目信貸營銷。農行巴中分行做實惠農卡發放工作,做好助農取款點布設和管護,推廣銀訊通業務,做大代理、繳費項目。郵儲銀行巴中分行優化巴山新居貸款產品要素,做大貸款規模。國家統計局巴中調查隊做細做實糧食大縣、生豬大縣、牛羊大縣等監測調查基礎工作,爭取國家農業補貼、糧食主產區投入和利益補償機制等政策支持。市工商局以改革為統領,2015年全面推進實施企業注冊資金認繳制、企業信息公示制、企業年度報告制,重點打造“12315一線通”工商品牌,建設便民服務平臺。市國稅局加強商業消費領域稅收薄弱環節整治,提高征管質量與水平。市地稅局逗硬查處涉稅違法行為,全面整頓規范稅收秩序,營造良好稅收法治環境。國網巴中供電公司加強重點項目用電保障服務,確保項目實施在哪里用電保障就到哪里。實施農村低壓電網和小水電供區電網改造,徹底解決部分農村用電難問題。市質監局制定質量強市年度工作計劃,牽頭抓好“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創建。市氣象局強化農事天氣和農用天氣預報,完成6-8個特色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市郵政管理局健全“政府監管、企業自律、社會監督”三位一體郵政監管機制,形成監管合力。省郵政公司巴中分公司重點治理郵件全程時限達標、服務滿意度、投訴等,提高服務質量客戶滿意度。中國電信巴中分公司加快智慧城市和寬帶鄉村建設,推進“全光鄉鎮”建設。廣電網絡巴中分公司新增綜合業務用戶2萬戶,對試點成功業務全面推廣。